健康直播间 | 春季如何预防脑梗?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5-06

脑梗死是指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、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、软化,从而产生相应脑功能缺损症状的综合征,又称缺血性脑卒中。患者可有典型的瘫、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表现。本病预后较差,患者可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后遗症。

很多人喜欢春天,因为春天一切都在成长,充满活力。但春天是脑梗的高发期,那么人们在春天如何预防脑梗?

1、目前,一些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经常在季节变化时进行"预防性输液",临床研究缺乏严格的证实。

2、应高度重视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、动脉硬化等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式、长期的治疗和观察。

3、注意精神卫生,避免剧烈情绪波动,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,减少紧张、焦虑和抑郁的情绪。

4、已患脑梗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。

5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,调整饮食结构。这包括戒烟、戒酒、工作和休息的结合,加强户外体育锻炼,提倡低盐、低脂饮食,应多吃鱼、蔬菜和水果。有报道称,喝绿茶和葡萄酒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

6、一旦发生言语不清、肢体麻木、虚弱、视力突然下降、失明、头痛、头晕等情况,应尽快就医,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。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,静脉溶栓治疗可在发病4.5-6小时内进行,动脉取栓一般掌握在6-8小时内,部分患者大动脉闭塞后可适当延长至24小时取栓

春天的风景是一年中最美的风景,但如果不幸患有脑梗死,就没有心情欣赏春天的美景。因此,民众有必要学习上述知识,以了解如何预防春季脑梗死的发生,从而保护自己的健康。

程婉:



主治中医师,从事中医脑病科临床工作10年。擅长中风,眩晕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,及偏瘫,颈腰痹证的针灸治疗。